专业号

永平县林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永平县位于大理州西部、澜沧江东岸,是大理州的“西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山区占93.8%,总耕地面积19.6万亩。永平古称博南,公元69年立博南县,是云南较早设置的县级行政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云南腹地通往保山、怒江、德宏等州市的交通咽喉和通往缅甸等南亚国家的交通要冲,古有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今有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大瑞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境内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72.88%,有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金光寺、凤鸣桥、永国寺、双鹤桥等名胜古迹。全县辖4乡3镇,75个村(社区),总人口18.5万人,拥有22个民族成分,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傈僳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1.8%。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农业县,属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永平是云南省、大理州的重要林区县。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最高海拔2933米,最低海拔1130米,立体气候明显,境内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有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根据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全县国土总面积432.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64.4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7.08%。按权属分:集体林350.71万亩,国有林13.74万亩;按经营类型分:公益林104.45万亩、商品林260.0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03.0048万亩,疏林地面积1.29万亩,无立木林地面积1.98万亩,宜林荒山面积3.58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5.3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9.26万亩,苗圃地0.0021万亩;活立木蓄积122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88%;林木绿化率76.38%。

二、2017年以来林业工作情况

三年来,全县累计完成营造林4.1341万亩,义务植树110.8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73.18%。2019年全县特色林产业核桃面积达158.7万亩、干果产量9.07万吨,产值16.23亿元,林业生产总值达43.98亿元。林业发展呈现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全县上下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好局面,林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森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1.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序推进。一是2016—2018年累计聘用829名管护员(护林员),每年对全县318.14万亩森林管护任务,其中重点管护面积108.54万亩,一般管护面积209.6万亩;二是完成2012年度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项目1万亩(2013年-2017年)的续封项目,总投资70万元;三是完成2013年度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项目1.5万亩(2013年-2018年)的续封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四是完成2014年度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项目1万亩(2014年-2020年)的续封项目,总投资70万元;五是完成《永平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补贴天保工程森林抚育项目》2.6万亩,总投资307.32万元,并通过县级、州级和省级验收;六是正在组织实施《永平县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抚育项目》3万亩,总投资360万元,计划在2018年7月完成;七是完成永平县2016年县城近山面山造林0.1214万亩,项目建设总投资95.9737万元;八是完成永平县2017年县级雨季造林项目0.1427万亩,总投资55.67元。

2.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一是完成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0.5万亩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兑补种苗费150万元和第一批现金补助250万元;二是完成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万亩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兑补种苗费300万元;三是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0.3亩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兑补种苗费90万元和第一批现金补助150万元;四是将2015年退耕还林0.5万亩第二批现金补助150万元、2016年退耕还林1万亩第一批和第二批现金补助800万元、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0.3万亩第二批现金补助90万元下拔到各乡镇;五是对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3万亩和2018年0.41万亩的任务开展地块丈量工作;六是完成2016-2018年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1050万元(2002年、2003年退耕还林补助)的资金兑补工作。

3.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不断规范。一是落实补偿机制,保障资金安全,每年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93.34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3.41万亩、省级公益林59.93万亩。近三年来,年度兑补资金总额分别为1192.28万元、1190.82万元和1170.65万元;二是全县兑补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82.99万亩国家(省)级公益林补偿费,充分保障林农权益精准到位;三是对全县权属为国有的10.35万亩国家(省)级公益林管护做到纳入天保工程二期管护100%、管护主体到位100%、管护区域落地100%和管护责任到人100%;四是将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国家(省)级公益林按照3元/亩·年的标准计算的年度管护劳务费统一拨付永平北斗林场,统一选聘森林管护人员,统一管护标准、统一管护制度、统一管护报酬、统筹管护区域、统筹日常监管,全县每年投入专项管护劳务费248.97万元,全面落实管补分离机制;五是通过统筹县级统一管护费,确保重点管护区域、管护站所、管护道路、管护设施和管护应急等得到有效解决;六是坚持每年投入50.4万元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63名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管护。同时通过整合资金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择优选聘41名森林管护人员。

4.农村能源建设惠及民生。一是2016—2018年实施农村省柴节煤炉灶1900户、改造病旧沼气池100口;二是2016—2018年实施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安排农村能源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130台,新增节柴灶5205户(台)。目前,省级省柴节煤炉灶推广工作,已顺利完成5806户,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已完成530台,其余600台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预计6月底全面完成。

5.造林绿化成效明显。一是完成2015年征占用林地异地造林0.06万亩,省级低效林改造2.5亩;二是完成2016年第二批中央财政造林0.5万亩,2016年公路沿线面山桉树替换0.15万亩,2016年征用林地异地造林0.06万亩,2016年省级低效林改造0.6万亩;三是对烈士陵园绿化工程的进行验收,并移交给县民政局进行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同栽幸福树.共建文明城”植树活动,并与龙门乡党委、政府共同在龙门乡大坪坦村、龙门村茶带内种植云南冬樱1433亩,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五是完成义务植树110.84万株。

(二)深入推进依法治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森林防火措施有力,责任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一是进一步明确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建立了森林防火辖区行政首长负责制,签订联防协议、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主动预防,强化应急管理,完善体制体系;二是通过召开森林防火会议、发放宣传单、发放高火险期禁令等方式,强化防火宣传。认真落实《大理州野外火源管理办法》,严格野外生产用火,提高群防群治意识;三是组建县级专业扑火队,组织防、扑火业务培训,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2016—2018年,全县发生一般森林火灾2次,全县无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各项控制指标均控制在州下达控制指标范围内,考评结果为优秀。

2.资源林政管理依法规范,林区治理得到落实。一是建立了森林资源保护辖区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二是开展了平安林区创建和集中整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年,全县累计出动森林公安民警16246人次,林业执法人员10920人次,出动车辆1800台次,严历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有效的震慑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应对、保障供应”的原则,创新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切实做好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审批服务工作,2016—2018年,全县共办理林地征占用48件,面积195.2312公顷,是省州下达定额50公顷的3.9倍。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813份,办理木材运输证129份1893.24立方米;四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规范管理涉林企业。2016—2018年,全县累计查处“五采区”砂石料场33家,办理林业刑事案件68件、逮捕75人,林业行政案件1141件,处罚1141人,收缴罚没收入888.291463万元,责令停产停业并恢复森林植被33家,恢复森林植被117.4887公顷,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27户,审验合格木材经营、加工企业27户,年度审验合格率100%;五是深入调研,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推进相对集中林业行政处罚权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六是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开展了永平县森林资源管理“三个全覆盖”工作利用2014年变更的林地现状数据、影像及2017年底的影像分析对比,生成影像疑似变化图斑及卫星影像区划判读等技术手段,完成了数据检查统计,并产出结果,目前正处于“核查全覆盖”阶段。

3.自然保护区建设不断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全县境内现有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通过积极争取,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一是努力推进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均已完成初验工作,进入审计阶段;二是努力推进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实施工作,项目涉及的森林抚育、行人通道建设和主游道绿化三项重点工程均已通过县级验收,涉及的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树种挂牌、旅游标志牌设置和科教展厅内部设施配备等工作全面完成;三是完成了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外业工作,根据全县旅游规划,启动了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修编工作,为管理自然保护区提供了有力依据;认真编制了《云南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2017-2021年),并通过省级评审。

4.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有力,森林资源安全有保障。一是预测预报工作日趋完善。扎实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和核桃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逐步查清了县域林业和核桃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提高了防控针对性,依托县乡村林业管理体系,基本建成了林业和核桃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监测网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群防群治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大了检疫执法工作力度,逐步规范了林木及产品检疫工作。2016—2018年,累计检疫林木种苗和花卉3992.82万株;三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扎实有效。2016—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4.27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100%;四是开展了林业植物检疫联合执法和打击侵犯林业新品种权以及制售假劣林木种苗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了森林公安、林政、林检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违反植物检疫条例的不法行为,维护了我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

5.湿地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紧紧围绕宣传、调查和管理三个重点环节,按照省州要求对全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接和调整,全县湿地面积为3161.27公顷,其中:河流湿地面积1420.56公顷、人工湿地面积1740.71公顷,初步核查出我县辖区内1公顷以上泥炭沼泽碳资源有6.6公顷。

6.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一是2016—2018年,全县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9次,救助苏门羚、高山兀鹫、银环蛇等野生动物10只(头、条);二是完成野生动物肇事案件调查40起,兑补野生动物肇事补偿金31.43万元。

(三)多业并举发展产业,核桃产业引领脱贫致富。

1.核桃产业成为“摇钱树”。目前,核桃已真正成为永平贫困群众脱贫退出、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县一品”支柱性产业,成为了永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到目前为止,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58.7万亩,其中,面积达万亩以上的有56个村,达2万亩以上的有38个村,人均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8亩(80株),是目前云南省和大理州的核桃种植大县,核桃挂果面积达145.29万亩。全县核桃种植户达60502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0%,其中,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4户。2017年全县核桃干果产量6.67万吨,产值达15.93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1643.55元,扣除生产成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150.48元。2006年,被中国优质果品基地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2009年,永平泡核桃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优核桃”;2010年,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核桃之乡”;2011年,我县厂街乡岩北村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核桃第一村”。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永平县核桃产业走“控制数量,提质增效,创建品牌”的路子,从基地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加工精细化、产品系列化、营销网络化、产值提升化、产业品牌化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快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目前,全县以“漾濞泡核桃品质提升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主建成基层专家工作站1个,建设核桃品种对比试验示范基地50亩,引进试验示范品种58个;建成核桃测土配方试验基地1000亩,建成核桃有机基地9000亩。以低效林改造和核桃提质增效项目为重点,每年实施核桃抚育20万亩;以科技服务为核心,建成核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1个,并加挂了核桃研究所的牌子,核定固定编制8人,聘任核桃辅导员138名,编制了《核桃丰产技术指导手册》,有效规范了核桃丰产栽培管理工作。我县在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县域企业,制定产品质量体系标准,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和地理标志产品 “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和相关认证,参与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实施品牌化战略,以优质的产品确保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目前,岚福源生态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和果亮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均被认定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果亮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果亮”核桃品牌,完成了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2.林下经济成为“聚宝盆”。永平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等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林药、林菌、林畜、林禽”等多种模式,培育发展合作组织,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到目前,全县共有2.9万户林区农民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石斛、重楼、续断、天麻、灵芝、当归、秦艽、金银花、蓝莓、辣木、茶树等林药林菌5.7万多亩,林下养殖林禽、林畜户达930多户,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林下经济产量达3497吨,产值36052万元。全县育苗户达157户,林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28个,其中9个已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云南岚福源生态资源投资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先后被省云南省林业厅认定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大理为民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荣誉称号,永平县天绿核桃专业合作社和永平县果亮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的“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新田村核桃基地”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

3.生态旅游成为“新引擎”。永平县借助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永平博南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先后打造了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核桃第一村等。依托林业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森林旅游产业培植,宝台山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茶花资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永平县已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已成功创建生态乡镇7个,紧紧抓住举办“中国·2016国际茶花大会”永平分会场举办、云南永平博南文化节、博南山谷雨春茶节,启动了宝台山自然景观、核桃文化体验等多条旅游线路,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永平美丽乡村游已对外产生巨大的吸引力,18.5万永平人民共享绿色生态福利。

(四)林业改革不断深入,改革创新取得更大突破。

在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的同时,创新推出了经济林木确权发证、公益林管补分离、水资源自我管护及资源利用(林水互补)、林业政策性保险等各项改革。一是创新林权登记管理,开发出林权登记和经济林木登记为一体的“博爱”林权登记管理系统,将全县303.72万亩集体林权证、40.7万亩的经济林木权证基础数据导入博爱林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系统,实现县乡(镇)、县级相关部门之间网络化办理林权管理业务。并将我县集体林权数据录入云南省林权数据库,实现了博爱林权管理信息平台与云南省林权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联网工作。出台了《永平县林权登记及抵押贷款业务操作管理办法》,并授权用博爱林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业务办理,实现了多级多部门网络办公,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二是通过经济林木权证核发,进一步搭建了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林业发展资金瓶颈。2016—2018年,累计办理林权流转288宗、流转面积3.04万亩,流转金额2376.1万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3.09亿元;共兑补到户林业贴息资金728.92万元,林业发展后劲更足。三是通过公益林管补分离、水资源自我管护及资源利用(林水互补),向社会公开选聘护林员379人,森林管护权责更加明晰,管护力量得到明显加强;通过林业政策性保险的推动,林业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2017年7月,永平县林业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表彰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

(五)脱贫攻坚扎实有效,林业行业扶贫成效明显。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措施要求,特别是要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相关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谋划,周密部署,发挥优势,切实做好林业扶贫脱帽这篇文章。结合天保工程、公益林补偿、森林资源管护、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陡坡地生态治理、低效林改造、木本油料提质增效、农村能源建设、造林补贴等生态工程项目,与贫困村、贫困户,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无缝对接,增加贫困户收入。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年度林业项目建设要求,合理调整了资金投向,以年度贫困退出的乡镇和村为重点,认真开展了生态补偿脱贫工作,2018年累计实施生态补偿建设项目8类16个,计划补偿生态脱贫建设资金4855.9万元,惠及全县建档立卡户。其中:补偿农村能源省柴节煤炉灶建设资金136.15万元,在全县7个乡镇70个村委会,配送省柴节煤炉灶5806套,实现了建档立卡户的全覆盖;补偿公益林生态效益资金3553.75万元;补偿林业贷款贴息资金134.93万元;免征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20.3487万元。全县聘用生态护林员462人,其中惠及建档立卡户104户。

(六)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长期以来,科技支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直困扰着林业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努力争取,2016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119.97万元。一是投入1370万元实施了宝台山文化遗产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投入183万元新建完成了永国寺、大平地龙街天保站、龙门管护站综合用房修缮等基层站点建设;三是投入1544.97万元实施了两批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四是投入22万元建成森林防火指挥地理信息系统和护林员定位系统。

三、存在困难和不足

(一)项目建设方面。林业建设项目均补助到农户,补助偏低,如2016年州级核桃提质增效项目我县下达实施任务2.6万亩,安排资金26万元,每亩仅补助10元,农户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工作经费。项目实施程序繁琐,乡、村干部积极性不高。

(二)资源管护方面。森林防火、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部分乡镇没有积极履行辖区主体责任,仅靠林业部门工作成效不够明显。根据省政府文件,森林防火工作经费由省、州、县三级按0.1元/亩进行配套,我县县级森林防火经费每年仅有“三三制”配套30万元,森林火灾保险6万元,专业扑火队经费35.7万元。

(三)资金来源方面。一是林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逐年减少,现仅有1个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项目,无收入来源,但开展每项工作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每年仅拨73万元;二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大,永平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仍有348.04799万元的资金缺口,无法纳入政府性债务化解,宝台山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470万元尚未到位,致使项目建设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陡坡地治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对水土流失区域的治理,有效遏制局部生态恶化,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切实提升林分质量,努力增强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对现有省级和州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保护,丰富地区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防护能力,建成稳定的生态林业体系。

(二)抓住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认真开展核桃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培育林木种苗,集中打造一批集林产品加工、研发、物流、商贸、信息为一体的基础先进、配套完备、交通发达、产业集聚的林业产业,培育一批质量过硬、市场认可、国内知名的品牌,积极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集中资源努力打造规模企业,带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使民生林业成为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建成高效的民生林业体系。

(三)以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重点,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培养生态道德意识,加快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强化生态文化宣传,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建成繁荣的人文林业体系。

(四)继续实施精准扶贫,努力实现脱贫摘帽。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好天保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陡坡地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绿化造林等林业项目,通过生态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林业扶贫各项工作。

(五)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城乡绿化美化力度,建设布局合理、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近自然的城镇绿化系统,创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实行山、水、河、田、路、城镇、村庄绿化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形成防护林带连接村庄,面山绿化带连接城镇,城镇绿化点、线、面连贯的格局,有效增加城乡森林面积,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起“城镇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全绿化、村庄林果化”的城乡良好生态格局,建成优美的景观林业体系。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901381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